跳到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资源与资源要素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您关注的、感兴趣的、想了解的事物或者人,例如各种网页网站、书籍、文章、 朋友、家人等等,这些您关注的想要了解与描述的对象就是资源(Resource), 也可以称作实体(Entity)。

对于某个具体的资源,有很多具体细节、结构与内容,例如一本很厚的书籍有很多内容,如果每个内容都想 了解清楚,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大部分时候也没有必要,这时我们就想先大概了解这个资源的概貌、大概结构、 概要、提纲、主要部分、关键部分、本质部分或者重要部分、或者感兴趣的部分、或者现在最需要的部分等等。

这些您想了解的最需关注的重要部分,就是资源的要素,或者资源要素(Resource Essence) 或者资源精华,或者再简单一点叫做要素或者精华(Essence)。

资源实例与资源实例要素

您关注的事物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环境中, 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或者面貌(例如小学、中学与大学中的您是不一样的), 这些不同的面貌就叫做资源的实例或者资源实例(Resource Instance), 简称为实例(Instance)。

这些不同面貌的最重要部分或者您关注的部分,就是资源实例要素 (Resource Instance Essence),简称实例要素(Instance Essence)。

这些不同的面貌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这个事物呈现出来的。

资源实例反映了一个资源在特定时间与环境下的具体情况,是特定时间与环境中的具体资源。

一个资源会经历多个不同的运动变化时期与环境,所以会有多个不同的资源实例, 但是这些实例都是这个资源的实例,都来源于与指向这个资源。

一个资源在不同的运动变化时期与环境中,呈现出来的面貌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个资源的这些资源实例要素也是不一样的。

系统与系统要素

这些事物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跟其他事物会不断结合,组合成不同的系统(System), 或者叫做资源系统(Resource system)。

例如在小学的您跟您的同学组合成了一年级1班,很显然系统是由具体的资源实例构成的。

一个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也有许多细节、结构与内容,我们关注的系统的最重要部分, 就是系统要素(System Essence)。

系统是由资源实例组成的。

资源-实例-系统 数据模型与管理方式

上述总结的对世界上的事物进行描述的数据模型就叫做 资源-实例-系统 数据模型 (Resource-Instance-System data model), 或者 资源-实例-系统 模型 (Resource-Instance-System model), 或者 资源-实例-系统 (Resource-Instance-System)。

利用这个数据模型对数据或者资源进行管理的方式, 就称为资源-实例-系统 数据管理资源-实例-系统 资源管理

这个数据模型来源于下面的基本事实:

  1. 世界上有许多事物或者我们需要关注的事物。
  2. 这些事物在不断运动变化、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着,在不同的时间与环境, 会有不同的状态或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3. 一些事物在这个变化与交互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系统,每个系统从整体来看也是一个资源, 也在不断运动变化、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着。
技术性描述或者定义

资源-实例-系统 数据模型与面向对象语言中的类和对象有些类似,实际上这个数据模型引入了面向对象的思想。

这个数据模型也可以称为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相应地,资源-实例-系统 资源(数据)管理方式也可以称为面向对象数据管理面向对象资源管理

要素与要素描述

对资源要素、资源实例要素或者系统要素的简洁描述,统称为要素描述, 如果不加区分,也可以叫做要素

更具体点来说:

  1. 对资源要素的简洁描述,叫做资源要素描述,如果不加区分,也可以叫做资源要素。 也就是说不管是资源要素本身还是对它的描述,如果不加区分,都可以叫做资源要素。

  2. 对资源实例要素的简洁描述,叫做资源实例要素描述,如果不加区分,也可以叫做资源实例要素。 也就是说不管是资源实例要素本身还是对它的描述,如果不加区分,都可以叫做资源实例要素。

  3. 对系统要素的简洁描述,叫做系统要素描述,如果不加区分,也可以叫做系统要素。 也就是说不管是系统要素本身还是对它的描述,如果不加区分,都可以叫做系统要素。

要素描述或者要素主要由下列字段组成:

  1. URL (链接、网址)

    唯一地标识了某个资源。

    例如一个网页的链接地址。

    实际上,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字符串来唯一标识这个资源,例如书籍的ISBN号码。

    可以在URL后使用后缀形式“#part_string”来表示某个资源的一部分, 例如“https://en.wikipedia.org/wiki/URL#Syntax”。

    如果仅仅是记录见闻或者写作文章,这时这些资源就没有链接,可以使用任意字符串, 例如使用文章的题目作为链接。(以后会开发内部链接,对于这类资源就不需要输入链接了)。

    可以把一个资源当成一个系统,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个资源的URL把这个资源跟一个系统绑定起来, 绑定起来后,就可以认为这个资源转化为了一个系统。

  2. Name (名字、名称)

    可以为某个资源取个简短的名字。

    名字对于系统是必需的,唯一地标识了某个系统。

    名字对于资源和资源实例是可选的。

    名字不区分大小写,不包含两头的空格。

  3. Introduction (简介)

    简洁的描述或者介绍,可以是某个资源、实例或者系统的概要、提纲、结构、简单描述、简要介绍等。

  4. Keywords (关键词)

    准确、简单的关键字或者关键词列表,用于更加简要、突出重点、一目了然地描述资源、实例或系统。

    关键词可以是概念、类型、标签等。

名字、简介与关键词,统称为描述性字段。

如果一个资源实例的描述性字段都为空,默认显示对应的资源的描述性字段。 可以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一个资源实例继承对应的资源。

资源与实体

实际上,资源就是实体,实体就是资源。

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资源,就把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统称为实体。

实体主要有下面这些类型:

  • 资源

  • 资源实例

  • 系统

  • 关键词

    可以把关键词理解为用于描述其他实体的实体。

系统层次结构

系统由资源实例与子系统组成。

一个系统的结构或内容可以是:

  • 一个资源实例
  • 多个资源实例
  • 一个子系统
  • 多个子系统
  • 一个或者多个资源实例与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的组合

一个系统可以有多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可以有多个子子系统,因此它们构成了系统树 结构, 或者 系统层次结构,与文件系统类似。

一个系统可以包含多个子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这些子系统的父系统

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的子系统,...,统称为这个系统的子孙系统

一个系统的父系统,父系统的父系统, ..., 统称为这个系统的祖先系统

根系统是预定义的,不可编辑,只能查看或使用。 它的名字是预定义的,叫做ROOT, 在系统路径里面,最前面的斜线/表示根系统。

一个子系统的系统名称在一个父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 (不区分大小写,不包含两头空格,我们关注其含义,而不是形式),用来表示一个特定的子系统。

系统树中的系统用系统路径 (System Path) 表示,由从根系统到特定系统的系统名称组成。

例如/国家/省/市/区,第一个斜线/是根系统,其他斜线是系统路径分隔符

系统和资源实例与文件夹文件类似。

一个子系统或者实例在一个系统中的顺序,称为这个子系统或者实例的系统顺序 (System Order), 简称顺序 (Order)。

系统顺序由下面算法进行计算:

  1. 首先按照所有子系统或实例的创建时间进行排序
  2. 然后用户可以手动对这些子系统或者实例进行排序
  3. 最后形成的顺序就是系统顺序